“換裝”歸來,瀘縣雨壇彩龍仍是王者
雨壇彩龍全新亮相啦!
雨壇彩龍作為國家級非物質(zhì)文化遺產(chǎn) ,自2000年以來,每隔4年都會進行一次升級制作,那么今年“換新裝”后的彩龍會有什么不同呢?
“換裝”首亮相雨壇彩龍展演迎新春
逢年過節(jié)、設(shè)壇耍龍,祈福風調(diào)雨順、五谷豐登。人龍合一,舞姿躍動,氣勢恢弘。
1月30日清晨,一聲聲鏗鏘有力、熱鬧非凡的鑼鼓陣陣響起,將神秘古樸的屈氏莊園喚醒。
兩條布滿金銀兩色鱗片,龍身繪有五色花紋、造型古樸的彩龍緩緩地從屈氏莊園中“游”了出來。伴著愈加激烈的鑼鼓聲,20多名身著特色舞龍衣的青壯年托舉著兩條彩龍,一場彩龍展演正式開始啦。
雨壇彩龍今年在制作工藝上有什么變化嗎?哪些亮點嗎?
傳承與創(chuàng)新 雨壇彩龍換新裝
亮點一:純手工制作
前不久,小編走進雨壇彩龍制作基地,看到繪制彩龍的師傅們正忙著進行勾畫、點綴、刷膠、裱糊等工序。
師傅們將彩龍裱糊好以后,在龍尾和龍身上用鉛筆,草擬出鱗片狀的紋路圖案。
再用顏料沿著鉛筆的紋路進行勾畫,在龍尾部分描上幾道紋樣,加以點綴,一條栩栩如生的彩龍就可大功告成。
在現(xiàn)場可以看到,純手工制作的龍身用竹篾扎制成骨架,分組分節(jié),可長可短。
整個龍身用竹篾扎成圈,相互串聯(lián)。套上龍衣后靈活多變,龍尾也區(qū)別于一般的火炬尾、蛇形尾呈鰱魚狀,極富情趣。
亮點二:材質(zhì)突破
為龍舞藝術(shù)增添了質(zhì)感
瀘縣雨壇彩龍演藝有限公司總經(jīng)理王篤才告訴小編:“此次重新制作彩龍與之前相比,最大亮點在于龍衣的面料上有所更新?!?/p>
這一次龍衣主要采用了新型面料進行嘗試。以前用的面料是用銀粉涂在上面的,比較容易脫落。
時間管的不是很久。而這次的布料是用銀絲做成的,不僅時間管的久,而且是效果好。
亮點三:熒光彩龍上線
記憶中的彩龍都是金碧輝煌的,那你看到過夜晚發(fā)著熒光的雨壇彩龍嗎?
為了方便夜晚舞龍,這次制作的雨壇彩龍,在龍衣上勾勒出的線條中,涂上了一層熒光粉。讓夜晚的彩龍顯得更為靚麗而靈動。
亮點四:融入現(xiàn)代理念
此次重新制作的雨壇彩龍主要是在之前龍骨架的基礎(chǔ)上,對龍身、龍頭、龍尾進行重新打造,并且加入了一些現(xiàn)代理念。
彩龍的龍頭上,進行了一些色彩深淺的調(diào)整,還修正了云、龍頭龍尾上的如意。你看現(xiàn)在的雨壇彩龍,是不是更加栩栩如生了呢?
此次制作彩龍的師傅主要包括彩龍制作傳承人、教師、裁縫、美術(shù)專業(yè)大學生等十余人,耗時40余天制作完成。
有著“東方活龍”美譽的雨壇彩龍歷來以精湛的表演技藝而為人們所熟知。
但它神秘的制作技藝同樣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文化傳承,雨壇彩龍的制作技藝程序復雜,工藝精湛。
通過工匠的制作,人們看到的彩龍色彩鮮艷,造型古樸,栩栩如生。
“東方活龍”尊俗崇龍 傳承不止
雨壇彩龍出身繁衍于瀘縣方洞鎮(zhèn)龍洞山,被譽為“東方活龍”,在國際與國內(nèi)都有著重要的影響力。
雨壇彩龍的發(fā)展從求雨道具到民間藝術(shù),經(jīng)歷了近100年的歷史。1919年,第一條彩龍出現(xiàn)在雨壇,并在羅氏家族中代代相傳。
▲設(shè)壇求雨(張云飛攝)
新中國建立后雨壇彩龍得到長足發(fā)展,應邀參加的各種演出、比賽都得到高度贊譽,并多次獲得中國民間文藝“山花獎”等全國性最高獎項。
雨壇彩龍,作為國家級非物質(zhì)文化遺產(chǎn)。今年“換裝”后的彩龍將更加“不一樣”。
獻禮建黨100周年新貌別樣出彩
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和信奉的祖先;龍舞是華夏精神的象征,它體現(xiàn)了中華民族團結(jié)合力、奮發(fā)開拓的精神面貌。
而雨壇彩龍是瀘縣龍文化的代表,以其龍身之形體美、 舞臺造型之形象美、龍舞技巧之藝術(shù)美著稱,以其套路寓意深遂,釋義精準而聞名天下。
如今,雨壇彩龍已有近100年歷史,當年設(shè)壇求雨耍龍的愿景淡化了,祈福,賀喜的意趣更濃了。
此次對雨壇彩龍的升級主要是為了慶祝中國共產(chǎn)黨建黨100周年以及為2021年9月中國國際非遺節(jié)瀘縣分會場登臺表演做準備。
讓我們一起期待雨壇彩龍的嶄新亮相!
往年雨壇彩龍表演場地不限,可在街道間、廣場里、舞臺上表演,也可在農(nóng)家院壩、田間地頭進行表演,讓人們近距離圍觀,感受瀘縣非遺魅力。
而今年,為了更好地防控疫情,咱們雨壇彩龍的表演都將搬到線上進行呈現(xiàn)。
周鳳丹攝
作為瀘縣,2021年春節(jié)線上文化活動“云上文化年,好看走瀘縣”內(nèi)容之一,這兩條“換新裝”的彩龍將會在線上進行展播。